1、选择题
1.[2013福州质检]小明:我想买个智能手机。父亲:你已经有手机了,为何还要买?小明:目前商店卖的很多智 能手机都有看电影、玩游戏等功能,我那款非智能手机只能接电话、发短信,老牙齿脱落了。这一对话体现了
A.生产决定花费
B.花费反用途于生产
C.收入是花费的基础和首要条件
D.物价的变动影响大家的购买力
分析:A 本题考查生产决定花费的常识。题干反映了智能手机的新功能刺激了小明的花费欲望,体现了生产决定花费,生产为花费创造动力,A项正确。B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D与题意无关。
2.[2013潮州质检]航天技术的进步,使新科技成就走入百姓生活:脱水蔬菜取自于航天食品保存技术,人造心脏取自于航天飞机的燃料泵技术,汽车导航取自于航天 定位技术等。这说明
A.花费促进商品结构升级
B.生产为花费创造了动力
C.生产决定花费水平和水平
D.花费需要促进生产的进步
分析:C 材料表明新科技的竞价与应用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了新的商品和服务,说明生产决定花费,C正确;A、D不符合题意;材料没说明新科技刺激了花费需要,因此B不符合题意。
3.现在不少智能电视设计复杂,操作繁琐,让智能电视自诞生起就戴上了功能多但“IQ低”的帽子。为此,海信在2013年推出了全新智能电视商品。海信此次提出的是“极简”的定义,即通过后台管理软件“有组织的内容让设计更有整体感”、通过“洞察人性化需要让用变得容易”。由此可以看出
A.花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B.交换是连接生产与花费的桥梁
C.生产与花费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D.交换对生产和花费有着要紧影响
分析:C 不少智能电视因设计复杂,操作繁琐,给顾客带来不便。顾客把建议反馈给产品生产者,产品生产者改进商品后再投放市场,这 是生产者与顾客互动的结果,故选C。
4.2013年一季度国内花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5%,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为30.3%,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14.2%;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花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用途提高。这说明
①花费对生产具备要紧的反用途 ②花费的进步促进生产的进步 ③生产决定花费的水平和水平 ④生产为花费创造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分析:A 材料强调花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体现了花费对生产的反用途,故①②符合题意 。材料不涉及生产对花费的决定用途,排除③④。
11月11日,俗称“光棍节”,2013年的“光棍节”在互联网中被演绎成了一场盛大的购物狂欢节,吸引了亿万用户的狂热参与。据此回答5~6题。
5.进步互联网购物有益于
①扩大花费需要 ②带动有关产业进步 ③增加居民收入 ④减少产品价格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分析:B 互联网购物便捷、便宜,吸引了大量顾客,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并带动了其他有关产业的进步,故选①②。③不选,购物不可能增加居民的收入,它是支出;④颠倒了因果关系,减少产品价格有益于互联网购物的进步,不选。
6.“双十一”营销大战吸引了海量电子商务参加,其中喊出全场产品五折 起的天猫只用了13个小时就突破了300亿元的推销规模,刷新了全球电商百亿推销用时最短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中国零售业纪录,这样来看
A.物价水平决定大家的购买力
B.国内花费市场潜力巨大
C.花费对生产有要紧的反用途
D.推销方案正确就能营利
分析:B 只用13个小时就突破300亿元的推销规模证明了国内顾客具备强大的购买力,故选B。A说法错误,物价水平影响大家的购买力,但决定大家购买力的还是收入水平;C在材料中没体 现;D错误,企业营利与否受多种条件影响,推销方案只是原因之一。
7.某品牌手机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两位青年看到了其中的商业机会,通过前期调查和论证,很多生产与之配套的个性化机壳,深受顾客喜欢,带动了手机外壳市场的进步。上述材料给大家的启示有
①通过知道市场来驾驭市场 ②通过提供适合的用价值来达成产品的价值 ③通过创业来带动就业 ④通过培 养新的花费热门来刺激经济增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分析:C 站在产品生产者角度看,进行产品交换的目的是获得价值,而只有为社会提供了适合需要的用价值才能达成产品的价值,故选②;大家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没止境的,这就为生产的进步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生产出个性化机壳,带动手机外壳市场的进步,体现了④。①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③在材料中反映不出。
8.据《日本经济新闻》2013年十月25日报道,日本企业久保田将从2014年1月中旬开始推销一款用水雾吸附和除去空气中的灰尘的空气净化器。瞄准市场,满足大家应对可吸入颗粒物“PM2.5”是久保田生产并推销这款商品的动力源。这表明
A.生产决定花费的对象、水平
B.花费对生产具备反用途
C.物价水平影响大家的购买力
D.生产与花费相互影响
分析:B “满足大家应对可吸入颗粒物“PM2.5”是久保田生产并推销这款商品的动力源”,说明新的花费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备导向用途,B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9.关于生产、分配、花费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①分配连接着生产和花费 ②生产决定分配和花费,分配和花费影响生产 ③分配是生产的目的、花费的动力 ④花费是生产和分配的首要条件、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B 本题是一道反向选择题。①②是对生产、分配、花费三者关系的正确表述,故排除;③④说法错误,故当选。
10.20世纪90年代,美国人沃麦克在其畅销书《改变世界的机器》开篇1、句写道:“一个国家要生活得好,第一需要生产得好。”2013年7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调查时强调:“大家这么一个大国要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不可以泡沫化。”上述看法说明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①直接生产过程在社会再生产中起决定用途 ②纸币发行要遵循规律,不然经济就会泡沫化 ③解决国内主要矛盾要靠解放和进步生产力 ④对外开放需要坚持独立自主、自食其力的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分析 :C 材料中沃麦克和习近平的话都强调了进步生产的重要程度,故①③符合题意;②对经济泡沫化是什么原因剖析错误;④不符合题意。
11.要进步和壮大国有经济,就需要
①提升国有经济的比重 ②提升国有经济的水平和效益
③在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 ④加快国有企业技术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C 进步和壮大国有经济,并不意味着必须要提升国有经济的比重,排除①;③说法错误。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
12.数据显示,浙江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超越80%。被誉为“中国创业1、城”的温州,民营经济占比高达98%。现在有185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创业,200多万农业劳动力向 2、、三产业转移,340万外来职员在温州就业。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非公有制经济是获得财政收入的非常重要出处 ②进步非公有制经济有益于提升区域经济实力 ③进步非公有制经济有益于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④进步非公有制经济是扩大就业的要紧渠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分析:D 解析材料信息可知,在温州,非公有制经济的进步提升了该区域的经济实力,解决很多劳动者的就业问题,说明进步非公有制经济意义重大,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非公有制经济不是财政收入的非常重要出处。③与题意不符。
13.《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花费扩大内需的若干建议》指出,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宽带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民间资本在网络范围资金投入,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法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这一做法旨在
①重点进步非公有制经济,达成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完全平等 ②打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角逐、一同进步的市场环境 ③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用生产要点 ④不断关键词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分析:B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宽带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目的在于打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角逐、一同进步的市场环境,也是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用生产要点的举措,②③正确,故 选B。①说法错误。④与题意不符。
14.近年来,在国内一些区域,海量中小民营企业对经济的贡献大大超越少数垄断性企业,但同时这部分中小微型企业往往面临筹资难且贵,经营本钱升高,订单降低和资金链紧张,收益下滑等问题。可见,中小微型企业的成长需要
A.各种所有制经济地位平等、相互促进
B.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用途
C.改变企业经营环境,让民间资金投入充分涌现
D.发挥国有企业在国内经济中的带动用途
分析:C 本题考查国内的基本经济规范,考查考生解析材料、获得有效信息和对入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材料旨在强调中小微型企业贡献大但筹资难且贵,经营本钱升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改变中小微型企业经营环境、鼓励民营资本的进步,C正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平等,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一样,A错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用途,B错误;材料未涉及国有企业,D不选。
15.民营经济进步常常遭遇“玻璃门”现象。表面上怎么看律允许外资进入的范围民营资本也完全可以进入,所有是晶莹剔透、畅通无阻的;但当企业真的进入时会撞到“玻璃门”上,轻的就退了回来,重的可能头破血流。“玻璃门”现象表明的经济现象是
A.多种所有制经济一同进步的政策环境远未真的形成
B.政府应公正司法,严格依法办事
C.民营经济平等角逐、一同进步的市场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
D.民营经济要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做到守法经营
分析:C 材料旨在强调民营经济在进步中得不到应有些待遇,C正确;A、D与材料中心不符;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B错误。
2、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扩大花费 对转变经济进步方法、维持经济平稳可持续增长具备要紧用途。但是,目前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结实,外需疲软、内需不振等影响市场稳定的不利原因依旧较多,扩大花费任务艰巨。因此,要不断关键词优化花费环境,进一步扩大花费需要,增强花费的拉动用途。
剖析说明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结合材料二,剖析说 明进一步扩大花费需要的经济学依据。
分析:本题第问主要考查考生获得和解析信息的能力,答卷时,重要是要剖析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并进行概括说明。第问相对比较基础,主要应从花费反用途的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剖析说明。
答案:2013年上半年国内社会花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与2012年下半年相比有所回落,说明目前国内花费增长面临一些原因的制约;2013年上半年社会花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总体呈现前低后高、平稳增长的态势,二季度比一季度要好,下半年的花费增长有望继续维持回升的势头。
①花费是生产的目的。扩大花费需要有益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有益于达成全方位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的,有益于贯彻落实科学进步观,达成好、维护好、进步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花费是生产的动力。花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用途;一个新的花费热门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扩大花费需要,有益于拉动国内经济增长、促进生产进步。③花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升劳动力的水平,提升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④扩大花费需要,有益于转变经济进步方法,推进产业结构关键词优化升级。
17.材料一 2013年8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达成收益总额3003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1%。
材料二 下表是10多年来国内内地及香港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榜单的有关数据。
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股份制企业 私营企业
2002年 11家 无 无
2012年 69家 2家 2家
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说明了那些问题?
运用经济生活的常识剖析国内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什么样的用途。
分析:解答第问,要通过对材料内容进行剖析得出结论;解答第问,要结合材料信息,剖析国内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什么样的用途,主要从国有经济有哪些用途、地位和进步壮大国有经济的重要程度等角度剖析。
答案:材料一说明2013年1~7月,国内国有工业企业收益呈上升趋势。材料二说明国内已经形成一批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这部分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角逐力得到明显提升。
①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学会着国家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用途。②国有经济的支配力和控制力不断增强。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要紧行业和重要范围,国有经济需要占支配地位。③进步壮大国有经济有益于发挥社会主义规范的优越性,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升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