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近年来国内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记者从国家卫生计生委获悉,为有效控制国内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国家卫计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文,需要采取早期发现、科学教育等手段,加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三部门公告需要,要鼓励和主张学生常常参加户外活动,积极参加体育训练尤其是乒乓球、羽毛球等有益于眼肌训练的体育活动,维持正确的读写姿势,降低近距离长期用眼,降低用电子视频商品,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打造完善眼保健操规范,将天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确保学生校内天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督促学生课间时间参加户外活动。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随便增加教学学时,不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上课,统筹安排好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
为做到早期发现,公告需要,托幼机构要按期为婴幼儿检查视力,发现视力异常的婴幼儿,准时告知父母到医疗机构做进一步诊治;各中小学校要打造视力按期监测规范,按期检查视力。对有视力降低趋势和轻度近视的学生进行分档管理,有针对性地推行有关手段。要探索打造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屈光筛查,早期筛查出屈光不正等异常或可疑眼病,早期发现近视的倾向或趋势,制定跟踪干涉手段,尽最大努力降低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
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内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随年龄增长有明显增加。近视已经成为影响国内将来国民素质的紧急问题。教育部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视力不好的检出率为45.71%,中学生为74.36%,高中生为83.28%。